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302篇
测绘学   136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164篇
地质学   730篇
海洋学   19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1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The evolution of energy, energy flux and mod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l tides(ITs) in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is examined using the measurements at two moorings along a cross-slope section from the deep continental slope to the shallow continental shelf. The energy of both diurnal and semidiurnal ITs clearly shows a~14-day spring-neap cycle, but their phases lag that of barotropic tides, indicating that ITs are not generated on the continental slope. Observations of internal tidal energy flux suggest that they may be generated at the Luzon Strait and propagate west-northwest to the continental slope in the northwestern SCS. Because the continental slope is critical-supercritical with respect to diurnal ITs, about 4.6 kJ/m~2 of the incident energy and 8.7 kW/m of energy flux of diurnal ITs are reduced from the continental slope to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contrast, the semidiurnal internal tides enter the shelf because of the sub-critical topography with respect to semidiurnal ITs.From the continental slope to the shelf,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diurnal ITs shows significant variation, with dominant Mode 1 on the deep slope and dominant higher modes on the shelf. On the contrary,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semidiurnal ITs is stable, with dominant Mode 1.  相似文献   
42.
为了研究钢筋-沥青隔震层的材料与几何非线性震动特性,对钢筋-沥青隔震结构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分析了结构在不同加速度幅值输入时的隔震性能。同时,在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基础上,考虑构件竖向力的二次矩效应,提出了钢筋-沥青隔震层骨架曲线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双线型恢复力模型的滞回规则,建立了相应的恢复力模型。利用建立的恢复力模型,编制程序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并与试验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当钢筋-沥青隔震层的受力钢筋进入弹塑性阶段时,隔震层能够吸收大部分地震能量,显著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由此建立的恢复力模型准确并且适用,可为钢筋-沥青隔震层的工程设计与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分布于川东北宣汉地区早-中三叠世蒸发岩层中,以杂卤石碎屑不均匀的分布于石盐层为特征。笔者对HC3井新型杂卤石钾盐矿段进行连续取样,并进行水溶化学实验,根据其可溶部分的主量、微量元素特征发现:①溶液中的(K+Mg)/Ca值平均为1.24,略小于杂卤石中的(K+Mg)/Ca值(1.27),整体损失率为2.36%,远小于CaSO4组分在杂卤石中的含量(48%),表明杂卤石在石盐基质溶解形成的NaCl溶液中有较好的溶解度,有利于溶采;②Br×103/Cl值分布在0.16~0.44,显示新型杂卤石钾盐矿的蒸发阶段位于正常石盐阶段内,整体较高,蒸发阶段稳定无剧烈波动,仅顶部出现快速淡化,结合前人对杂卤石的成因研究,笔者认为石盐层不具备形成杂卤石的条件,杂卤石碎屑是一种"外来物";③含硬石膏碎屑中,(K+Mg)/Ca值随着Br×103/Cl值的增加而增高,表明碎屑中的杂卤石的含量随成盐卤水浓缩程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44.
渤海湾西部表层沉积物悬移组分元素特征及物源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渤海湾西部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径小于0.063mm的悬移组分进行16种元素测试,分析了各元素特征及分布规律。元素平均丰度与黄土及渤海泥质沉积物基本一致,说明渤海湾西部表层沉积物悬移组分的物源主要与黄河源区黄土高原的黄土有关。研究区16种元素可分为两类,I类是Sc、Co、Fe、V、Al、Ca、Mg、Th、U、Cr;II类是Zr、Hf、Ba、Na、Sr、K。同类元素丰度的平面分布规律相似,呈现正相关性;异类元素丰度的平面分布规律相反且呈负相关性。研究区主要分为两个地球化学分区,两区基本以北纬39°05′线为界,I区位于南部和中部,以高Sc、Co、V、Th、U、Cr、Fe、Al、Mg、Ca等I类元素为特征;而II区位于北部,以高Zr、Hf、Ba、Sr、Na、K等II类元素为特征。渤海湾西部表层沉积物悬移组分的元素特征及分区,可能与研究区内不同季节沿岸环流方向改变,进而导致不同物源母质沉积物输运混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5.
介绍了西沙岛缘水文气象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组成,并对部分监测资料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该监测系统由水文监测单元和气象监测单元构成,监测数据实时发送,远方用户可同步接收、显示和保存.文章对0801号台风过程的风速、风向进行了分析,还对2008年9月23日至10月4日期间受其他3个台风影响的波浪、风和气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西沙岛缘水文气象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可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特别是灾害性海洋环境的监测.  相似文献   
46.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南海东沙海域沉积物粒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对东沙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预处理,并采用综合法进行了粒度分析,以探讨东沙沉积物中碳酸盐和有机质对其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有机质后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和63~4μm粒径范围内的组分明显减小,有机质含量变化与平均粒径变化呈明显负相关,说明东沙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沉积是伴随细粒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沉积下来的,且对细颗粒有明显的絮凝作用;去除碳酸盐后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呈减小趋势,但粒径范围内组分含量的变化不明显,且碳酸盐含量的变化与沉积物粒径变化的关系也不甚密切。  相似文献   
47.
国家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总体设计研究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全面提高1:50000数据库的信息现势性和要素完整性,我国"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了国家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介绍该工程总体技术研究与技术创新工作,包括研究设计以地形数据全要素更新、全区域变化检测和全过程质量控制为主要特征的1:50000数据库全面更新模式,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大面积快速更新实际需要的缩编更新优先、影像一体化更新为主的主体更新方法,设计研制规模化更新所需的生产技术系统,制定配套的生产技术规定,建立规模化更新生产业务体系,并在全国大规模更新生产中广泛使用.
Abstract:
The currency of geographic data refers to its consistency with respect to the real world, and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applica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 State Bureau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China had launched a five year's national campaign to up-date 1 : 50000 topographic database.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master design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this na-tional updating engineering, which adopts a full coverage updating strategy characterized by all element topo-graphic data modeling, change detection in all related areas, and whole process data quality controlling. High resolution image-based updating and large-scale data generalization-based updating were developed and used as two majors updating techniques, a series of technical production specifications were made, Based on the above, a technical system for large scale updating production, mainly including image based updating software and data generalization based updating software, has been developed and equipped to a large number of production units. The new technical pro-duction system has been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in national campaign to update 1 : 50000 topographic database.  相似文献   
48.
二维地籍模型到三维地籍模型的转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二维地籍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城市多元空间管理的需要,三维地籍模式逐渐成为城市地籍管理的主要方向。利用已有的二维地籍数据建立三维地籍模型,既可以避免原有数据的浪费,也可以保证管理的连续性,缩短三维地籍建立的时间。主要研究从二维地籍模型到三维地籍模型的转换方法和技术路线。在介绍二维地籍模型和三维地籍模型的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二维地籍数据向CO3D三维地籍数据转换的流程与算法。实例验证表明,此方法可行,转换结果正确,可以应用于实际的地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9.
采用Ajax动态双组合技术来增强海洋观测文件类型的可扩展性,实现了在不同站点下载不同类型文件的功能,减少了客户端与服务器间的通信时延,解决了文件下载时因以中文命名而引起的乱码问题。现场应用表明,Ajax动态双组合技术较好的完成了预期任务,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鲁中隆起区位于沂沭断裂带西侧,区内与稀土成矿有关的岩浆岩和断裂构造发育,圈定多处放射性异常,La、Y等地球化学异常和独居石、钍石等重砂异常,具有较好的稀土矿成矿地质条件。区内已发现稀土矿床(点)6处,矿化点10处,显示了较大的找矿潜力。区内稀土矿成矿类型主要为岩浆热液型,典型稀土矿为郗山稀土矿;有些矿化点成矿类型为伟晶岩型和冲洪积型。成矿期主要为中生代白垩纪,有些矿化点成矿期为新太古代、中奥陶纪和第四纪。区内内生稀土矿主要控矿因素为与稀土矿成因相关的岩浆岩和构造。与稀土矿成因相关的岩浆岩主要为中生代的郗山、沙沟、关帝庙、鹿野、腰关、崔家沟、东马山单元和古生代常马庄单元。本文总结了区内稀土矿成矿规律,划分成矿远景区3个;划分找矿靶区11个,分析了今后区内找矿方向和工作方法,以期实现稀土矿成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